我的科学观|闻玉梅:人和病原体之间的斗争是长期的,我们不会失业

发布时间: 2023-01-04 出处: 澎湃新闻 科普中山 

人和病毒之间的关系可看作是“战争与和平”,发现新病毒,我们就作战,找到办法后,可以实现和平,但是很快新的病毒又出来,又打仗……基础研究好比蓄水池,看似平凡,一旦蓄满,需要之时就可源源不断,大有价值。

闻玉梅。  本文图片 受访者提供

上世纪50年代,我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毕业之前,曾在华山医院实习,按常理,我将是一名临床医生。

我至今记得实习期间遇到过的一位病人,她是个孕妇,有心脏病,当时怀第二胎,后来因心力衰竭而死,孩子也没能保住。眼睁睁看着病人的生命在眼前流逝,那种内疚、无可奈何的感觉,折磨了我很久。从而我在心底打定了主意:我应该去做基础研究,去研究新的方法救治病人。

一直到现在,我对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格言始终是:创新、求实、勤奋、为人民。 

闻玉梅与学生

基础研究中我选择了病毒学的研究,就是努力通过研究病毒的特性,包括病毒怎么变异、怎么致病、怎么影响人体的免疫,怎么恢复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研究中,我逐渐认识到人和病原体之间的斗争是长期的,无止境的。我常开玩笑说,做病毒做微生物的人永远不会失业,因为不断有新病毒出来,我们就会不断地用我们的免疫系统,和病毒斗争,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因此,除了研究病毒外,也要研究抗病毒免疫。

闻玉梅与学生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中,由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发的疫情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严重威胁。但我们也认识到,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已拥有一部分可以抗病毒或者抗菌的免疫力,这是先天的,我们叫“天然免疫”。这种免疫,每个人都拥有,它是老天爷赐给人类的抵抗外界病毒的大夫,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里面。比如,我们眼泪里的溶菌酶,唾液里的溶菌等都是杀菌的。再比如,我们的血液,如果细菌跑到血液里怎么办?血液里的白细胞可以把细菌吞噬掉。而且,我们血清里面也有某种成分,可以和细菌作战。除了天然免疫,我们在受病毒或细菌感染后, 像经过战争以后,胜利了,就会获得获得性免疫,就是获得了包括针对病毒或细菌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当然,我们获得免疫也不一定要通过感染或生病。人类发展的各种疫苗就是可以针对细菌和病毒获得免疫的最有效的工具。

人和病毒之间的关系可看作是“战争与和平”,发现新病毒,我们就作战,找到办法后,可以实现和平,但是很快新的病毒又出来,又打仗……从长远来讲,“战争与和平”会继续,我们需要有研发新式“武器”的能力,也要有会应用新式“武器”的人才。这些创新性的研究需要长期坚持、长期投入,不是短期行为。现在我们面对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株,不断在变异,除了不断研发新的疫苗外,我们也要研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株的特性,为什么它会不断变异? 选择出变异株的条件是什么?什么环境因素起了作用?需要不畏艰辛地做些跨学科的基础研究。

医学与人文公开课

我国在“十四五”将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是十分正确的。基础研究好比是蓄水池,水是一滴一滴积累起来的,平时蓄水,似乎平凡又没有功能,但是一旦蓄满水后,需要用水时就可以源源不断,大有价值。所以做基础科学研究要有耐心,沉得住气,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人民,医学科学研究必须为人民解除疾苦,可是单靠一个人是不行的,所以医学院校要培养人。要做到仁爱始终、立人为民。希望更多的青年学者愿意投身于医学基础研究,为最终解除人民疾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闻玉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资深教授、知名病毒学及免疫学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