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成功召开第四届第一次会员大会

发布时间: 2019-04-11 出处: 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 

4月9日,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以下简称“市环科学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市委党校顺利召开。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沈小龙、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曹英姿、中山市民政局社会管理办公室黄泳珊、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陈桂红莅临指导,市环境学会秘书长高缨红主持会议,来自全市环保系统、环保行业的203名会员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大会顺利召开.jpg

会上,理事长曹英姿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她指出,第三届理事会在市委市政府、市生态环境局、市民政局、市科协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我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部署,积极在行业党建、扶贫助学、学术交流、绿色教育、人才培养、空间建设、会员服务、项目驱导等方面锐意创新,探索出良好的发展模式。下一阶段,市环科学会将进一步明确学术性社会团体定位,坚持以学术建设为立身之本,以联合协作为重要工作模式,以服务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成为有学术影响力、社会公信力、会员凝聚力的社会团体,引领会员发展,共同建设山林水田湖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山。

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三届理事会经济责任财务报告》《第三届监事工作报告》和《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章程(修改草案)》。

根据选举办法和学会章程,经过严格的民主程序,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市环科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29名和第二届监事会监事3名。在随后召开的第四届第一次理事会暨第二届第一次监事会上,王奎当选为新一届会长,罗旌生当选为新一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悦辉当选为新一届副会长,黄好珍当选为第二届监事会监事长。

为推动生态环保建设“产、学、研、用”深入合作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打造开放共享的研学实践合作交流平台,在会员大会上,市环科学会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材料与食品学院签订《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推介、科研实践、人才培训、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整合、资源互补、协同合作,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研学智力支持。

市环科学会于2002年成立,是学术性、公益性群众团体,多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切实推进了我市环保科技发展与科研实践。为履行学会学术交流的工作职能,广聚环保领域专业人才,在本次会员大会上,市环科学会成立了中山市生态环境高级人才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并为第一批俱乐部成员颁发证书。据悉,俱乐部为中山市市域内生态环境高级人才提供交流平台,旨在发挥环保智库作用,促进环保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政府重大环保政策建言献策,助推环保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俱乐部成员遴选标准共分为五类,对职称级别、学历学位、业绩成果、学术背景等条件有较高要求。市环科学会将分阶段、分批次发展壮大俱乐部成员,第一批成员主要为环保管理领域高级人才,今年俱乐部将通过组织第一批成员开展考察调研、学术活动、交流座谈等,并形成环境专业学术参考意见,为中山环保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今年,市环科学会将重点打造“学荟·空间”项目,该项目是我市首个体验和传播环保公益文化的公共服务空间,以VR体验和多媒体互动为运营亮点,围绕学术交流、科普体验、公益宣传、党建服务四大主体功能提供多样化服务和活动,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0场,服务人数不少于800人。为统筹推进“学荟·空间”项目运营,市环科学会面向社会招募了一批优秀环保志愿者。会上,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环保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并举行授旗仪式。据了解,环保志愿服务队组建后,将积极开展环保先锋宣讲、生态学术交流、环保公益科普等活动,提高环保志愿者公益服务水平,引导和带动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新当选的市环科学会会长王奎发表重要讲话。王奎从进一步明确学会的职能定位出发,阐明学会工作的四大任务,即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普及公众环境教育、践行环保社会责任,将更好地服务政府决策、服务改革任务、服务行业管理、服务会员单位发展,为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高水平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曹英姿寄语学会未来发展时表示,市环科学会作为联系政府、企业和环保专业人才之间的桥梁纽带,应当积极扮演好环保科研的带头人、政企协同的中间人、服务会员的知心人角色,同时要以中山市生态环境高级人才俱乐部成立为契机,广泛联系我市环保专业高级人才,充分发挥环保智库作用。市科协副主席沈小龙对学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期许通过学会的发展壮大推动我市生态环境建设,为广大环保科技工作者提供更优质和全面的服务。

合影留念.jpg


 

Baidu
map